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47 次浏览
一种胶囊包裹的抗癌制剂(如上左图)可以选择性地杀死宫颈癌细胞。正在制备过程中的多柔比星(如上右图)即是常用于化疗的一种药物。脱发,恶心,呕吐,疲劳,食欲不振,睫毛脱落,脱眉,易感染——化疗可能带来的各种可怕副作用有长长一串。很多癌症患者必须忍受治疗带来的剧烈反应。皮下或静脉注射高剂量的细胞生长抑制剂对恶性肿瘤特别有效,因为它确实可以阻止肿瘤生长并消灭耐药细胞。而且细胞分裂越频繁,药物功效越强。但是,健康粘膜组织及头发细胞的细胞分裂速度也很快,因此同样受到攻击。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使健康组织细胞受损的治疗方法。德国波茨坦Fraunhofer应用高分子研究院的学者们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希望以纳米颗粒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克服可能发生的药物副作用。由于纳米颗粒与细胞结构相似,很适于用它们将药物化学成分选择性地带至肿瘤处,最终有效消灭恶性细胞。学者们使用一种疏水性,200-250纳米大小的非水溶性脂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它们进入体内即可降解破裂。具有高度特异性,能被肿瘤细胞识别的高分子物质构成稳定纳米包膜结构。科学家们将多柔比星装入这种载体。同时加入更利于药物吸收的十四烷基硫酸钠(一种表面活性剂)。体外试验中使用的是宫颈癌细胞株(HeLa)及大肠癌(HCT116)细胞。它们对于多柔比星的应答相当不同。 HCT116 细胞对药物敏感,与HeLa cells形成对照。学者们对临床医生采用的药物剂量进行试验对比。同时将多柔比星直接加入或以纳米载体包裹加入细胞培养液。纳米杀手使化疗更易耐受试验结果为:用药3天后,43.3%直接给药1µM多柔比星的HeLa细胞仍存活,而以纳米囊泡包裹给药的细胞中仅8.3%的恶性HeLa细胞存活。说明药物成分在以纳米包裹形式给药时能发挥5倍效力。在肠癌细胞进行的试验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结果:用药2天后,直接给药0.1µM多柔比星的HCT116细胞中有46.5%存活,而纳米包裹形式给药时只有13.3%的恶性肿瘤细胞存活。以纳米颗粒作为载体,高效低剂量用药已成为可能。以纳米小矮人对药物进行靶向运输,健康细胞不会受到干扰,副作用减至最低。附加试验结果更有趣:包裹物质只有与药物合用时才发挥其作用:没有加入药物的纳米载体不会对易感HCT116细胞发起攻击。接下来就需要对纳米载体包裹的药物成分如何起效及纳米包裹材料的“毒性”如何进行仔细研究了。